市場星報、安徽財經網(m.londonferie.com)訊 (記者 徐越薔) 在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的當下,即使不轉賬、不提供密碼或驗證碼,也不意味著就能完全避免上當受騙。記者從合肥警方獲悉,近期警方接到一起利用網約車進行的新型詐騙案件,詐騙分子要求受害人將15萬元現金,通過網約車送到指定地方,由“專人”去取走,沒想到警方早已提前布下了“天羅地網”。
10月23日,廬江縣的陳女士收到一個陌生快遞包裹,拆開后發現里面有一張“備戰雙11,百億補貼”的獎品券。抱著試一試的心理,她便掃描了該二維碼,填寫了姓名、地址和手機號碼。約2小時后,就有騎手上門送來了一瓶洗衣液,隨后對方又發來紅包和一個網址鏈接,稱在里面做任務可賺取更多外快。嘗到甜頭的陳女士毫不猶豫下載了App,并在完成幾筆小額“刷單”任務后,獲得了小額的傭金返利。
之后,對方告知陳女士順利“升級”,充值4000元即可領取高額任務,陳女士按照對方提示進行了充值,但卻被告知因數字填寫錯誤需要修復數據解凍資金。對方要求她將大額現金26000元、50000元、50000元分別裝入三個包裹內,通過網約車運送到肥東。為了確保“安全”,對方還特別叮囑陳女士不要向司機透露包裹內是現金。
陳女士輕信對方的說辭后,根據對方指引,將銀行卡內的12萬余元現金取出并叫了一輛網約車,讓司機幫忙將“包裹”運送到指定位置。然而等到第二天,數據依舊無法恢復,對方繼續以各種理由讓其郵寄15萬元用于恢復數據。此時,陳女士才意識到不對勁,選擇報警求助。
接到報警后,警方迅速行動,安排民警隱藏在網約貨車車廂內,前往肥東配送包裹。在多次變換送貨地址后,民警最終在肥東縣眾興鎮一馬路邊將前來拿包裹的嫌疑人趙某抓獲。
經審訊,趙某交代其在某聊天軟件上看到“高價有償拿包裹”的兼職廣告后,雖然意識到可能涉及違法犯罪,但因對方承諾每天給予500元報酬而接下了任務。目前,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“詐騙分子不見面、不現身就能成功獲取現金或黃金,以此進行資金轉移,此類手法相較于線上轉賬而言更加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。”公安機關提醒,廣大快遞員和網約車司機提高防范意識,在接單過程中如遇投送大額現金、運送不明包裹、頻繁更換交易地點等可疑情況要立即舉報,切勿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“幫兇”。
熱線電話:0551-62620110
舉報電話:0551-64376913
舉報郵箱:3598612204@qq.com